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技术资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常见问题
水域安全智能看护系统解决方案
发表时间:2025-07-21 11:35:39

一、背景与问题根源


1.全球溺水事故的严峻性

据WHO统计,全球年溺水死亡人数达37.2万,溺水已成为青少年十大死因之一。中国卫生部数据显示,全国年均5.7万人溺亡,其中56.04%为少年儿童,小学生占比高达68.2%,相当于日均88名儿童因溺水失去生命。

 

2.现有监管体系的缺陷

人力监管盲区:传统警示牌、人工巡逻存在时间与空间覆盖不足。

预警手段落后:缺乏实时主动干预能力,依赖事后救援。

跨部门协同低效:水务、应急、教育等部门数据孤立,响应延迟。

高风险场景缺失技防:野泳高发的河道、水库、池塘等区域缺乏智能监控设施。

 

3.核心痛点

“预防滞后性”是溺水事故高发的本质原因——现有手段无法在危险行为发生初期及时预警并干预。

  

二、需求分析

 

主动预防:实时识别人员入侵水域,秒级触发多模态预警(声光、语音、短信)

精准干预:远程双向通话劝阻,联动执法人员驱离

责任闭环:网格化责任到人,预警工单自动派发,处理过程全记录

全域可视:GIS地图集成视频实况、设备状态、水文数据,支持VR实景三维展示

数据驱动:水雨情实时监测,历史事件报表分析,辅助决策优化布防策略

系统扩展性:兼容水文传感器接入,支持与智慧城市平台对接


三、解决方案


1、水域安全智能看护系统

 图片1.png21.png

 

图:系统架构图

 

◆ 高音声光预警:一旦人员进入监测区域,多种语音提示(普通话、方言、英语等)。如: 河道/水库/池塘水深危险,请勿下河游泳、水边逗留。播报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 短信通知预警:人员进入区域后,实时短信通知网格负责人及管理员,并同步在平台上预警通知。针对不同负责人职责,可设置预警等级,通知不同内容。

◆ 双向通话:当“入侵者”不听警告提示而坚决下河嬉水游泳,网格负责人可通过APP或平台实时对其喊话,劝阻离开。如再三劝阻无果,可通知水政执法人员现场驱离。

◆ 音视频录像:对现场监测点24小时实时录音录像,并对报警警告过程实时录音录像,便于视频录音取证。

◆ 全方位全天候守护:360度无死角监测,夜间清晰可见。

◆ 扩展兼容性强:可同步实时采集河道水位、降雨量等水文数据并上报平台。数据可实时共享至相关部门。

◆ 实时直观展示:现场LED屏实时显示水雨情信息,一旦有人进入实时显示警示语。

 

图片2.png图片4.png 


“水域安全”一张图:GIS地图展示各监管站点,现场实况、预警情况、预警弹窗视频、网格负责人信息。

可根据现场实现实景VR三维展示,直观反映现场地理情况。

(1)实时预警处理

预警弹窗,专栏展示。预警自动生成工单系统,自动实时提醒站点管理员及平台值班员处理事件。管理员事件处理后及时在工单系统中记录处理内容。

(2)内部办公流转协调

建立区域分责角色管理,分级管理系统使用权限。对应角色单独账号,责任划分明确。

(3)权限分配

平台内部办公系统,通知发布,信息发布,通报发布。按权限角色分配,灵活应用。

(4)报表功能

可导出日,周,月等事件预警处理报表。自动生成报表,数据详实,事件处理简单高效,生成报表可用于媒体发布。

 

四、预期效益

 

(1)事故率下降:通过主动干预降低高危区域溺水事故50%+

(2)责任可追溯:网格化闭环管理实现100%事件责任到人

(3)管理集约化:减少80%人力巡逻成本,提升跨部门协同效率

(4)公众教育强化:通过实时警示+数据发布提升全民水域安全意识

  

本系统通过“AI识别+多级预警+网格闭环+数据融合”四位一体架构,将事后救援转变为事前主动防控,从根本上破解溺水防控的“时间窗口”难题,为构建智慧化水域安全治理体系提供核心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