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技术资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常见问题
水淹厂房监测预警方案
发表时间:2025-08-08 14:01:42

一、政策背景  

 

当前,水安全风险防控已纳入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的核心政策框架,多项法规与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强化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水利部《关于加强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强化施工现场风险监测与闭环处置,明确汛期巡查内容、预警阈值设定及应急联动流程,可直接迁移至厂房防汛管理。  


水淹厂房政策.png

水淹厂房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生产中断、数据丢失,甚至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一个可靠、及时、智能的水淹监测预警系统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个综合性的水淹厂房监测预警解决方案。


水淹厂房.png

 

二、核心目标

 

1.实时监测:7x24小时不间断监测厂房关键区域的积水情况。

2.早期预警:在积水形成初期(甚至渗漏阶段)即发出警报。

3.精确定位:快速确定水淹发生的具体位置。

4.多级报警:根据水位严重程度或触发条件,发出不同级别的报警(如预警、告警、紧急报警)。

5.联动处置:触发应急响应机制,如启动排水、关闭阀门、切断电源等。

6.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历史数据,用于分析原因、改进预防措施和优化系统。

 

三、解决方案架构与关键组件

 

1.感知层(数据采集):

水浸/水位传感器:

点式水浸传感器:放置于关键设备底部、电缆沟、地坪低洼处、仓库门口、空调/水管下方等。检测到液体接触探头即报警。优点:安装简单、成本低、反应快。缺点:覆盖范围小。

线缆式水浸传感器(水浸绳):沿需要保护的路径(如电缆槽、管道下方、墙壁踢脚线、厂房周界)敷设。当液体接触到传感线缆任意位置即可触发报警。优点:覆盖线性区域,定位精度可达米级。

区域式水浸传感器:利用光学或电容原理检测一定面积内的积水。

超声波/雷达水位传感器:安装在集水井、排水沟、地坑上方,非接触式测量水位高度。适用于需要量化水位和监测水深变化的场景。

浮球式水位开关:结构简单可靠,常用于集水井高低水位控制,也可用于报警。

环境传感器(辅助):

温湿度传感器:监测环境温湿度,极端湿度可能预示漏水或冷凝风险,也可用于数据分析。

雨量传感器:监测厂房外部降雨情况,为内涝风险提供外部输入。

视频监控摄像头:提供现场可视化验证,尤其在报警时可远程查看确认情况。

 

2.传输层(数据传输):

有线传输:

RS485/Modbus:适合传感器集中、距离适中的场景,可靠性高,抗干扰强。

以太网:高速、稳定,适合有成熟厂内网络的场景。

无线传输:

LoRaWAN:低功耗广域网,穿透性强,传输距离远(几公里),电池寿命长,非常适合厂房大面积部署、布线困难的区域。

NB-IoT:基于蜂窝网络,覆盖广,无需自建基站,但依赖运营商信号和资费。

Zigbee/Wi-Fi:适合小范围、传感器密集的区域,Wi-Fi需考虑覆盖和稳定性。

工业总线/PLC:厂房已有成熟的PLC/DCS系统,可将水浸传感器信号接入其中。

 

3.平台层(数据处理与分析):

边缘计算网关:在靠近传感器的地方进行初步数据采集、过滤、协议转换、本地逻辑判断(如简单的阈值报警),再上传到云端或中心平台,降低网络负载,提高响应速度。

物联网云平台/本地监控中心:

数据汇聚:接收来自所有传感器的实时数据。

数据存储:历史数据存储,用于查询和分析。

报警引擎:核心组件。基于预设规则(如水位超过阈值、传感器被触发、降雨量过大且特定区域湿度激增)进行实时分析,触发报警。支持多级报警策略。

可视化展示:提供Web界面或手机APP,展示厂房地图,实时标注传感器状态(正常、预警、报警)、水位数据、报警位置、历史曲线等。直观呈现厂房整体水浸风险态势。

设备管理:管理接入的传感器、网关等设备状态(在线/离线、电量等)。

 

4.应用层(预警与响应):

4.1多通道报警通知:

声光报警器:在厂房现场(如值班室、中控室)或报警区域附近安装,提供本地声光警示。

手机APP推送:即时推送给相关责任人(值班人员、安全主管、设备维护人员)。

短信/电话语音通知:确保在无网络或APP未开启时也能收到关键报警。

邮件通知:发送详细的报警信息和历史记录。

监控中心大屏弹窗:在集中监控中心醒目显示。

视频联动:报警触发时,自动调取报警点附近的摄像头画面,辅助远程确认。

4.2系统联动:

联动自动关闭进水阀门。

联动启动排水泵(如集水井水泵)。

联动切断受影响区域的电源(需谨慎评估,防止误动作造成更大损失)。

联动门禁系统打开应急通道。

工单系统集成:报警可自动生成维修工单,派发给相应人员处理。

报表与分析:生成报警统计、事件报告、历史趋势分析,帮助优化防水措施和应急预案。

 

四、方案优势

 

全方位监测:点、线、面结合,覆盖关键风险区域。

及时预警:在损失发生前提供宝贵的应急响应时间。

精准定位:快速找到漏水/积水点,提高处置效率。

智能分析: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减少误报,提高报警准确性(如结合降雨和湿度判断)。

灵活部署:有线无线结合,适应不同厂房环境和布线条件。

远程管理:随时随地掌握厂房水浸状态,接收报警。

可扩展性强:易于增加传感器或集成其他系统(安防、消防、BA)。

降低损失:最大限度减少因水淹导致的设备损坏、生产停滞和数据丢失。

 

四、实施建议

 

1.风险评估:识别厂房内所有潜在的水淹风险点(屋顶、门窗、管道、空调、给排水设施、地势低洼处、设备周围、仓库等),确定重点监测区域和传感器类型。

2.方案设计: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厂房结构、预算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传感器、传输方式和平台,设计详细的点位图和系统架构。

3.设备选型:选择工业级、高可靠性、防护等级(IP等级)符合要求的传感器和设备。考虑防爆区域(如有)的特殊要求。

4.专业安装:确保传感器安装在最能有效检测风险的位置(如最低点、泄漏源下方、易积水处),线缆敷设规范,避免损坏。

5.系统配置:合理设置报警阈值、延迟时间、报警级别、通知方式和接收人名单。配置联动逻辑(如需要)。

6.测试与验证:安装完成后进行严格测试,模拟漏水或积水情况,验证传感器触发、数据传输、平台接收、报警通知、联动动作(如有)等整个流程是否准确可靠。

7.培训与演练: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操作、报警处置流程和应急预案的培训,并定期组织演练。

8.运维管理:建立定期巡检、设备维护(如清洁、更换电池)、系统校准和软件升级的制度。

 

 

一个有效的水淹厂房监测预警解决方案是“感、传、知、用”的结合体。它不仅仅是安装几个传感器,而是构建一个从物理感知到智能分析再到快速响应的完整闭环。通过部署这样的监测预警系统,工厂管理者可以显著提升对水患风险的主动防御能力,保障人员、资产和生产的安全,将潜在损失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