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技术资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常见问题
数字化转型驱动下水库智慧化管理矩阵建设路径
发表时间:2025-06-19 09:11:13

在现代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中,水利信息化是核心支撑,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技术提升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以下是主要的水利信息化内容,接下来由四川合睿达来为大家讲解一下。


1730880343124000.jpg

 

1.数据感知与采集系统

水文监测网络:部署水位计、流量计、雨量站、水质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水文、气象、水质数据。

工程安全监测:利用位移传感器、渗压计、振动监测等设备,监控大坝、闸门等关键设施的运行状态。

遥感与无人机:通过卫星遥感和无人机巡检,获取流域影像、淤积状况及周边环境变化。

 

2.数据传输与通信网络

专网与公网融合:结合光纤、4G/5G、北斗卫星通信,确保偏远地区数据回传。

低功耗广域网(LPWAN):适用于分散监测点的低成本、低功耗数据传输(如LoRaNB-IoT)。

 

3.数据存储与管理平台

水利大数据中心:整合多源数据(实时监测、历史记录、地理信息等),构建标准化数据库。

云平台应用:采用有云存储,支持弹性扩展与多部门数据共享。

 

4.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

洪水预报与调度模型:基于水文水力模型,预测洪水演进并优化泄洪方案。

风险预警系统:通过AI算法识别异常数据(如坝体渗漏、超标降雨),触发分级预警。

水资源优化配置:结合需水预测与来水预报,动态制定供水、发电、生态用水计划。

 

5.业务管理信息化

水库运行管理系统(RMS):涵盖日常巡检、维修养护、调度日志等全流程电子化。

数字孪生应用:构建水库三维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效果(如泥沙淤积、闸门操作)。

移动终端应用:巡检人员通过APP上报问题,后台实时派单处理。

 

6.智能控制与自动化

闸门远程控制:通过PLC/RTU实现闸门自动调节,响应调度指令。

智能视频监控:AI摄像头识别非法入侵、水面漂浮物或异常水位变化。

 

7.公共服务与协同平台

公众信息发布:通过网站、短信、APP向公众提供水位、泄洪通知等信息。

跨部门协同:与应急、环保、农业等部门共享数据,支持联合决策(如抗旱应急响应)。

 

8.网络安全与保障

落实物理隔离、数据加密、入侵检测等安全措施。

建立异地容灾备份,确保极端情况下数据不丢失。

 

9.新技术融合应用

人工智能:用于图像识别(工程病害诊断)、预测模型优化。

区块链:确保调度指令、水资源交易数据的不可篡改性。

数字孪生流域:构建全流域虚拟映射,支持“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

 

10.标准与规范体系

遵循《智慧水利建设顶层设计》《水利信息化技术标准》,确保系统兼容性和数据互通性。

 

应用价值

效率提升:减少人工巡检成本,缩短应急响应时间。

风险降低:通过精准预警避免溃坝、洪水等灾害。

资源优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兼顾生态与经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