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介绍
四川合睿达的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以“无人值守”为设计原则,采用SCADA系统结构,通过传感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为用户提供了一套既可现地对闸门进行控制,也可远程通过计算机进行闸门启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该闸控系统可接入渠道水位信号、流量信号,或现场视频信号等,能够将水位、流量、视频画面等与闸控系统集中显示在一个软件画面中,使得远方操作更加可视,达到无人值守、统一调度的目标。
二、系统用途
闸门远程控制系统应用领域:水利,水库,灌区,河道,干渠,明渠。
三、远程监控软件
在远端计算机上部署自动化监控软件一套,该软件采用图形化设计,友好的人机界面,丰富的监控信息,便于调度人员远程操作,远程监控软件功能有:
(1)、图形化模拟现场情景,实时显示闸门开启高度和闸门状态。
(2)、通过计算机鼠标操作即能开启或者下降闸门。
(3)、实时显示现场电压、电流信息,详细掌握设备运行情况。
(4)、完善的事件记录。记录闸门每次动作的时间及开启高度。
(5)、丰富的告警信息。闸门上限告警、下限告警,电压过高;过低告警,电流过高告警等。
(6)、软件可集成水位信息,实时显示当前水位高度。
(7)、软件可集成显示现场视频监控画面,远程操作不仅信息化,也能可视化,信息化、可视化集成在一个界面中,远程操作更加可靠,更加便捷,满足无人值守的业务要求。
四、系统拓补图
五、水库闸门自动控制系统
六、泄洪闸控制系统
一、系统介绍
四川合睿达水库信息化系统基于图像视频监视、闸门监控、水雨情测报、大坝安全监测、水质监测、洪水预报系统等功能,实现对水雨情、工情、安全等数据实时采集;实现大坝安全自动监测及预警;实现水库来水优化调度,水资源高效利用,有效提高水库现代化管理水平。
二、系统特点
1、透彻感知:支持对水雨情、工情、水质等数据“天空地”立体化感知。
2、多样展示:提供 GIS 专题图、过程线、饼状图等多种图表展示。
3、智能控制:支持实时感知闸门运行数据,实现闸门远程 / 现地自动化启闭控制。
4、安全分析:支持对大坝安全数据实时分析,实现大坝安全评估。
5、视频监视:支持多角度、自动变焦等方式,满足用户对现场多方位视频图像的监控需要。
6、水质监测:支持水质在线分析,实时监测水质的变化和超标情况并及时告警。
7、防汛调度:提供水文预报、水库优化调度等实时分析调度软件,实现水库安全度汛。
8、科学配水:提供水量分配分析软件,实现水库来水优化分配,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
三、系统主要功能
1、水雨情监测
2、大坝安全监测
3、水质监测
4、闸门监控
5、库区视频监视
6、洪水预报与防洪调度
7、水库联合调度
四、系统界面
一、系统概述
水库泄洪预警系统是水库泄洪(或放水)的监控管理平台,监控中心借助该系统可实时远程监测水库泄洪口的水位、雨量、现场视频图像等信息,当发生突发性泄洪或调节性放水时,下游预警设备及时发布预警,避免因泄洪或放水导致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二、系统架构
三、系统组成
水库泄洪预警系统由监控中心、泄洪口水位雨量监测终端、通信网络、下游预警发布中心四部分组成。
四、系统特点
1、低价高效
系统完全兼容水库现有监测设备,最大化利用原有资源,实现数据联动采集。
2、全面覆盖
在沿岸低洼处、浅滩、矮桥、人员集中点等事故易发地段、每一公里部署预警广播系统,对所有泄洪区域进行全面覆盖。
3、技术成套
全方位数据采集,包括水库现场视频录像、图像抓拍、水库水位、雨量等,提供决策依据,帮助管理人员快速研判、科学决策。
4、人机互补
在水库大坝上建立预警主控机室,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固定电话、短信、现场话筒、对讲机等方式实现警报信息实时发布。
五、系统用途
1、适用于水库有人或无人值守;
2、适用于水库有闸门或无闸门;
3、适用于水利部门或其他部门所有 ;
4、适用于水电站放水预警;
5、适用于调节性放水或紧急泄洪;
6、适用于河道内涨水和洪水上岸。
六、平台展示
预警中心系统
GIS系统
远程监管系统
预警模板
预警信息发布
视频监控
一、应用场景
1、水库大坝泄洪:安装到大坝下游,泄洪时通知下游人民注意水位变化。
2、灾害联动预警:安装到村庄,当地灾监测点数据达到阈值时,注意避险。
3、水雨情:汛期暴雨及时通知村民避难等。
二、需求分析
汛期来临时,承受了强降雨压力的水库时刻预备倾泻而出。每到水库泄洪时,下游各责任单位接到泄洪通知后,就会组织人员对下游河道进行巡查,这样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信息传递效果不明显。巡查办法老套单一,信息传递速度慢、覆盖范围小,无法同步让沿途的乡镇、街道和大部分行政村及时获得泄洪信息,致使泄洪河道排查存在一定的盲区,威胁着下游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最近几年因洪水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有些就和水库紧急泄洪有关。
为加强水库下游泄洪和放水影响区的安全管理,做好水库泄洪和放水预警工作,保证泄洪和放水工作安全有序进行,保护影响区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加强宣传,提高群众预警意识,可在沿江每个居民点附近以及两岸沿线桥梁、路口、渡口及河滩地等设置警示标牌和预警广播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快捷、及时、准确地将泄洪信息传播给社会公众,扩大泄洪预警信息覆盖面,提高泄洪预警能力,最大限度避免人员伤亡和减少经济损失。
三、系统组成
1、系统拓扑图
2、软件平台
3、硬件系统
无线预警广播系统中心平台设于指挥中心,2.5G/3G/4G等无线通信方式传送广播信号和控制信号,对于个别移动公网信号较弱区域的远端站采取设置调频广播弥补,实现无线预警广播信号的全覆盖,无需架设广播信号传输线路。远端广播站设备电源由太阳能电板、风力电机和蓄电池提供,不需要从外部引接市电电源线,运行维护方便,中心平台能实时监控系统各设备状态,自动化程度高。
同时,为了预防山体滑坡等地质原因造成的水库紧急泄洪,在水库上游增设山体滑坡监测站点,采集山体位移、深部位移、土壤含水率等要素,为突发情况提供决策依据。因为持续降雨、水库超过警戒水位等原因,需要对水库进行开闸泄洪时,监管部门及村组防汛责任人可通过手机/固定电话、短信、现场话筒、对讲机、录音播放等方式将紧急预警信息通过大功率的高音号角喇叭第一时间内发布给附近广大居民,通知相关村民做好预防和撤离准备,减小损失。
四、系统特点
1. 内置10种预警方式,覆盖所有预警方法,更多选择,让管理人员可灵活通过多种手段向全体公众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充分发挥预警系统的价值。
2. 具有B/S和C/S平台,只要能上网,即可在任何地方进行预警信息发布。无需亲临现场操作,就可以方便地通过中心平台对设备进行远程配置和软件升级。
3. 可据险情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布不同的预警信息。在B/S或C/S平台直接选择需发布预警的区域和设备,预警设备可单独预警,也可批量同时预警,灵活高效。
4. 自动上报设备状态信息到平台或手机,包括工作模式、喇叭状态、机箱状态、供电模式、电池状态、电量状态等,随时掌握设备实时状态,极大提升管理效率。
5. 可按管理需要,对预警广播设备进行分组(分组设备数量不限),可对设备进行分组管理,可批量配置各组的设备、批量查询、控制设备工作状态。
6. 自动将喇叭音量的状态(高、中、低、无四种状态)回传到平台,以实时监控预警设备工作状态,确保预警信息及时、有效地传播。
7. 按播报顺序以普通话、当地方言进行播报。
8. 可与其它系统如雨量站、水位站、视频监控系统连接,进行联动,自动触发预置内容进行播报或声光报警。
9. 设备支持市电220V、蓄电池直流供电,主备电自动无缝切换,安全稳定。现场采用风光互补的供电方式,保障设备的持续稳定运行。
10. 具有管理员、被授权人员、备份号码三种角色,每个角色可设置70个号码,让经过授权的用户可以正常合法地使用已授权的功能,而将那些未授权的非法用户拒之门外,确保预警信息发布安全。
五、应用效果
一、生态流量监管背景
生态流量是指水流区域内保持生态环境所需要的水流流量。近年来,一些水电站因下泄生态流量不足造成部分河段减水、脱水甚至干涸,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流的正常生态功能和群众的生产、生活。为保障河湖生态用水,推进小水电绿色发展,维护河流健康生命,水利部发布了《水利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的通知》(水电[2019]241号)。为做好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平台建设工作,水利部组织编制了《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平台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办水电函〔2019〕1378号)。
二、生态流量在线监测系统整体架构
生态流量在线监测系统以自动化流量和视频监控为主,可集成水位站、水质监测、视频监测系统等功能,系统通过多种传输方式,实时、准确地将遥测发送站采集到水情数据传输到后台。通过水位数据、闸门开度值(或泄放流量的钢管口径大小)及该电站大坝设计资料等数据计算出当前生态流量泄放值。便于水利监管单位及时掌握水电站的流量下泄情况,保障下游河流的生态用水。
三、生态流量在线监测系统功能
生态流量在线监测系统包括下几个功能模块:
系统概括:包括设备总数,在线情况等,公告通知,今日报警等情况。
实时监测:对每一台设备运行状况的检测,实时采集的数据流量,站点在地图上的分布等。
电站信息:可以在线查看电站信息。
统计报表: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走势图、柱状图,以及按日、月、年查询,并支持数据导出。
设备管理:对设备安装地点,备注说明,多级树状分类进行集中式管理。
系统设置:开设账号供他人使用,系统日志、权限分配进行查看设置。
四、数据展示
生态流量一张图 自动生成流量曲线
流量报表 小水电站监测管理
考核管理 视频数据叠加监控
五、硬件系统
六、安装效果图